- · 《玉米科学》收稿方向[09/01]
- · 《玉米科学》数据库收录[09/01]
- · 《玉米科学》栏目设置[09/01]
- · 《玉米科学》刊物宗旨[09/01]
- · 《玉米科学》征稿要求[09/01]
- · 《玉米科学》投稿方式[09/01]
玉米科学论文模板(玉米的论文)(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大数据之糖友有多少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糖尿病报告》称,2014年全球有4.22亿人(或人口的8.5%)患有糖尿病,大多数生活在发展家。 国际糖尿病
大数据之糖友有多少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糖尿病报告》称,2014年全球有4.22亿人(或人口的8.5%)患有糖尿病,大多数生活在发展家。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发布的《2017年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2017年全球有4.25亿成年人是糖尿病患者,同比上一年增长2.41%;2015年全球20-79岁年龄组人群中,大概有500万人死于糖尿病。
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贡献了全世界1/3的糖尿病患者。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11.6%,糖尿病患病人群约1.1亿。2017年,我国糖尿病标化死亡率为10.25%。
中大部分患者是2型糖尿病,占90%以上,1型糖尿病约占5.0%,城市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接近5.0%,其他类型糖尿病仅占0.7%。
社会老龄化、城镇化这些趋势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数次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如下:
人数逐年增长的原因
事实上,我国的1型糖尿病比例是很低的,成为糖尿病大国主要源于2型糖尿病的急剧增加。
根据上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980年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0.67%,1994年2.28%,2008年猛增至9.7%,到2017年的11.6%,可谓是狂飙式增长了。
在短期内糖尿病患病率的急剧增加可能有多种原因:
城市化: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已从2000年的34%上升到2006年的43%。
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逐年增加,2000年为10%,到2006年增加到13%。2007~2008年调查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在20%以上,比20~30岁的人患病率高10倍。在调整其他因素后,年龄每增加10岁,糖尿病患病率增加68%。
上述两个原因很好理解,还有的原因就是人越来越胖了,也有一部分人群可能是管不住嘴、迈不开腿。
生活改变:城市化导致人们生活的改变,每天体力活动明显减少,但热量摄入并没有减少,脂肪摄入在总能量摄入中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使得人们长期处于应激环境,这些改变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增加:在2007~2008年调查的资料中,按WHO诊断标准,超重人口占25.1%,肥胖占5%,与1992年及2002年相比较均大幅增加。
还有就是遗传基因的关系,人可能为糖尿病的好发人群。
人的易感性:当肥胖程度相同时,亚裔人糖尿病风险更高。与白人相比较,在调整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BMI)后,亚裔人糖尿病的风险比为1.6。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华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高于白种人,也支持人是糖尿病易感人群的论点。
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增加:随着对糖尿病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控制水平的改善,以及对并发症治疗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死于并发症的风险已明显下降。
怎样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每年得糖尿病的人数都在不断增加。今天小编给大家讲一讲我们该怎样预防糖尿病、糖尿病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以及糖尿病人的饮食禁忌。一起来了解一下。
怎样预防糖尿病
吃饭先吃菜
吃饭前先来一道醋汁拌蔬菜。阿里森纳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2型糖友或糖尿病前期的人在吃碳水化合物之前,喝两勺醋,餐后血糖升幅会低些。这是因为,醋能减缓淀粉酶分泌,放慢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
每周运动4小时
芬兰一项调查发现,运动能激发胰岛细胞的活性。每周运动4小时,或每天运动35分钟的人,即使体重没有变化,其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下降80%。
做个“谷物达人”
小米、燕麦等都是极佳的全谷物食物,但成品全谷物食品你未必都认得出来。购买时应仔细看标签,如果不是标明“全麦、全小麦”等字样,说明含有其他成分。还要注意配方表,找出“隐形糖”,如玉米糖浆、果糖等。
每天一杯茶
茶、咖啡等饮品含,它能提高新陈代谢,还有助于机体抗氧化能力,帮助细胞吸收糖分。
少吃快餐
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在15年间,访问了3000名18—30岁的人,发现每周吃快餐超过2次的人,体重至少长了6公斤。
减轻压力
在压力状态下,身体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胃口也大开,血糖升高。清晨起床后做一会儿瑜伽、冥想,散会儿步,能为这一天营造好心情。接、开车、照顾孩子前,做3次缓慢的深呼吸,有助于放松身心。
睡够觉
耶鲁大学访问了1709名男性,发现每晚睡不够6小时的人,血糖控制得最差。睡够8小时,则风险减半。
文章来源:《玉米科学》 网址: http://www.ymkxzz.cn/zonghexinwen/2022/1213/1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