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每亩预计增收约1000元 彭州首次尝试大豆玉米复种

来源:玉米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4-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玉米不减产,毛豆是‘赚'的。按每亩收成两千斤计算,预计增加1000元左右。”3月31日,彭州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生产现场培训会在濛阳街道金凤村召开,彩林农机专

“玉米不减产,毛豆是‘赚'的。按每亩收成两千斤计算,预计增加1000元左右。”3月31日,彭州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生产现场培训会在濛阳街道金凤村召开,彩林农机专业合作社赵光友展望今年夏天的收成时这样告诉记者。

玉米大豆带状复种技术是基于玉米、大豆耐荫耐密特性,构建科学的复合空间布局,形成适合两种农作物和谐共生的光照、养分、水分环境。濛阳街道今年预计复合面积达1100余亩。

“过去濛阳的农民也尝试过多种形式的复种,比如玉米搭配红薯、玉米搭配豇豆等等,但玉米和大豆搭配还是第一次。”彭州市濛阳街道社区办主任岳军告诉记者:“这种种植模式能够充分挖掘复合系统的产量、品质潜力,提高光能、养分和水分利用率,增加土地产出率。”

赵光友是濛阳街道种植大户。此次现场会就在他家大田里召开。今年他用来尝试大豆玉米复种的面积达百余亩。记者看到,2.2米宽的田垄“分给了”两行玉米和三行大豆,窝距、行距、间距都经过精心测量,种苗和种豆也都严格筛选把关。

“我种的是玉米和毛豆,主要用于鲜食。”赵光友告诉记者,“这种复种模式缩短了玉米窝距间隔,但种苗增加因此产量不会减产,但大豆就是‘赚'来的。按每亩收成约七八百斤计算,预计可以增加收入1000来元。”

此次培训会现场展示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播种技术和人工栽种技术,彭州13个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种植大户代表等参加了培训。彭州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技师张先德围绕选配良种、适时早播、扩行缩株,宽窄行带状种植、科学管理水肥、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讲解。

“组织此次培训,我们希望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都能快速、精准掌握玉米大豆带状复种技术,在稳定玉米产量的基础上增加大豆产量,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彭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李玥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

文章来源:《玉米科学》 网址: http://www.ymkxzz.cn/zonghexinwen/2022/0407/1870.html



上一篇:种子故事丨院士关注的“珍珠玉米”:山区农民
下一篇:18年,三代人!他们发现玉米增产关键基因

玉米科学投稿 | 玉米科学编辑部| 玉米科学版面费 | 玉米科学论文发表 | 玉米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玉米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