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种子故事丨院士关注的“珍珠玉米”:山区农民(2)

来源:玉米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4-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发现这个种质资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包括在整个2020年,普查工作人员曾试图在周围的山区、县乡寻找“珍珠玉米”的其他种植者,但事实是纵然有

在发现这个种质资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包括在整个2020年,普查工作人员曾试图在周围的山区、县乡寻找“珍珠玉米”的其他种植者,但事实是纵然有人曾经听说,却再无迹可寻。

当地农民对于这种爆裂玉米的记忆还停留在三四十年前。那时农村电力不发达,贪玩儿的孩子会将几颗玉米粒装进口袋,放在学校的蜡烛或煤油灯下,借助小铁片受热,只几秒钟,籽粒爆裂,这也是孩子们最得意的时刻。但谁也不记得,这种玉米是如何慢慢消失在田野的。时间流逝,普通农民刘怀智成为了整个种质资源的持有者,也是唯一的种植户。

调研

小概率传承的老种子

普查收集完成一年后,山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阶段成果展示会在翼城召开。

崔全福是翼城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他介绍,当时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种质资源中心主任的李立会,对“珍珠玉米”作了很高的评价,“实际上,我们之前虽然感到‘珍珠玉米'这个资源应该是有价值的,但通过专家讲解,才进一步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成果展示会当天,李立会还去过刘怀智家。到现在他还记得刘怀智家用的是一口平底锅,“一般的玉米花都是机器爆出来的,或者会用高压锅,可当时我们现场去的时候,老农户竟直接用的是一口平底锅。”

种质资源普查人员向刘怀智了解种子相关信息。受访者供图

李立会说,爆裂玉米的品质一般会通过三个方面体现,“首先最重要的是爆花率,然后是爆花的大小和均匀度,最后才是口感。而且作为一个地方种,它与杂交品种最大的不同在于适应性,地方品种的适应性会很强。”

当天在玉米爆裂完之后,李立会如当年的李学峰一样,特意拿起锅寻找未爆开的玉米籽粒,“确实没找到。只看到爆裂的玉米花很大,香气也很浓郁。”此外,他还提到刘怀智家的“珍珠玉米”个头也不算小,“是一般农家种的两倍大,这意味着它的产量会比普通农家种高上许多。”

到了2021年11月,农业农村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在介绍全国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时,特别提到了翼城珍珠玉米,“这个品种是祖传的,至少有100年历史,只有1户人家种植,这是一个珍贵的地方品种。专门用作做爆米花,我们经过现场鉴定,爆米花率达到99%以上,粒粒都能爆开,爆粒体积大,花瓣洁白,颜色大小一致,品相优于当前主流品种,极具开发价值。”钱前说,“这个资源能够保留下来,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

概率确实小。大田玉米,新中国成立后至少经历了七次玉米品种迭代,农户们几乎没有任何理由与可能,还在种植某种“古老且小众”的玉米。

讲述

几代人的执拗

“珍珠玉米”的名字实际上是李学峰团队给起的。而在过往的若干年里,刘怀智一家都称它作“小玉米”,颜色鲜亮有光泽。

今年73岁的刘怀智,打小就开始和爷爷、父辈在田间忙碌了,种子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种植的方法也经历了代代的承袭。在祖父辈的叮嘱里,自家的玉米“胆小”,种植地点要距离大田玉米远些。于是此后许多年,每到栽种玉米的时节,他都要登上山头去眺望,为的就是要选好一块不会被大玉米“打扰”的地块。

李立会到访的那次,问起过刘怀智种植的过程、条件,“他就告诉我,每年种这个玉米之前,他要到山头上去看一下,看哪里不种大田玉米,当年他就在那种。”

“为什么?”当时,李立会问。“如果有别的玉米,它们就会和我的小玉米传粉,我第二年再种,种的就不是这个东西了。”刘怀智说。

接续不断地种植“小玉米”的原因很单纯。“因为好吃,习惯了老一辈传下来的东西、口味。”刘怀智说这是他的一个“坏毛病”,“不爱尝试新品种。”

小玉米就是“老刘家”里的零食,多的时候,种植面积也不会超过1亩,2021年,刘怀智只种了1分地。刘怀智知道,小玉米产量少,与大田玉米更无法相提并论,当地有人吃爆米花,用的多是大田玉米,图的是一个方便,“小玉米是给自己吃的,种多了卖不出去,就划不来了。”

几代人的执拗,默默留下了爆裂玉米的老品种。“相当于玉米的一个纯系,”李立会说,这意味着在后期育种时,中国拥有了培育更好的爆裂玉米品种的机会。毕竟在此之前,我国的许多爆裂玉米种质资源来自于国外引进,并没有“土生土长”的资源可以利用。

文章来源:《玉米科学》 网址: http://www.ymkxzz.cn/zonghexinwen/2022/0405/1869.html



上一篇:清镇市举办水稻玉米大豆拌种技术培训会
下一篇:每亩预计增收约1000元 彭州首次尝试大豆玉米复种

玉米科学投稿 | 玉米科学编辑部| 玉米科学版面费 | 玉米科学论文发表 | 玉米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玉米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