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山东棒子”和“臭糜子”词语缘由探析(3)

来源:玉米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东北人爱吃“糜子”,糜子是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人们把它们的籽实,即“黄米”,磨成面粉,用来蒸豆包,豆包是东北地区的主要食物,这种食物,用

东北人爱吃“糜子”,糜子是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人们把它们的籽实,即“黄米”,磨成面粉,用来蒸豆包,豆包是东北地区的主要食物,这种食物,用黏黄米粉做的,里面放入红豆或者饭豆做的豆泥,由于黏性大,很耐饿,在当时食物短缺的时候,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做黏豆包外,用黄米面做饼吃,或者做粥吃。山东人移居东北后,听东北人把“黍子”叫“糜子”,这与他们的方言反差巨大,又因为糜子面包豆包时要发酵,发酵后会产生酸臭的气味,因此,山东人在遭到东北人排斥后,就虐称当地人为“臭糜子”。

笔者是黑龙江人,祖籍山东,笔者的父辈就是从山东移居到黑龙江的,所以对“棒子”、“糜子”这两个词语,非常了解。现在我父母的饮食还保留着山东人的习惯,早晨要喝玉米糊糊,农闲时要做煎饼。山东人虐称当地人为“臭糜子”,当地人虐称山东人为“山东棒子”,这两种虐称在笔者的家乡黑龙江大庆市林甸县还在使用,林甸县仍然存在许多“山东屯”,这些屯子的人们大多是山东移民及他们的后代,老一辈的山东移民,仍然在说一口流利的山东话,年轻人已经是地道的东北方言了。

时光飞逝,现在“山东棒子”的后代都成了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他们与“臭糜子”的后代,已没有了语言和文化上的分歧,共同为东北的发展贡献才能与智慧。

东北地处塞外,沃野千里,物产丰富,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东北特殊的历史文化,仅从清朝建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东北地区就经历了三次汉族人迁居于此的高潮,迁居东北的汉人以山东人居多。两种地域的人生活在一起,语言和文化发生碰撞,“山东棒子”和“臭糜子”这两个词语就产生了。一、“山东棒子”与“臭糜子”的缘由关于这两个称呼的由来,众说纷纭,笔者着意在网上查找了一下,关于“山东棒子”,网上大致有十二种说法,关于“臭糜子”,网上有两种说法。对此,笔者进行整理归纳如下。1.“山东棒子”十二种说法:(1)棒子意为高大、英俊、直来直去、宁折不弯。(2)棒子是东北土话,是一种亲密的、有特色的称呼。(3)棒子即木棒,也就是棍子。(4)棒子指玉米。(5)棒子实为“帮地”的谐音,大意为“那边儿的”。(6)棒子有“光棍儿”的含义。(7)棒子就是棒槌(人参)。(8)地域性讥讽说。如:“山东棒子”、“湖南骡子”、“湖北佬”等等说法。(9)先到东北的山东人对后到的一种歧视性称呼。(10)“棒子”即贫穷。(11)与朝鲜族争执时叫回来的。东北的汉族人称呼当地朝鲜族为“高丽棒子”,朝鲜族人如法炮制,称呼汉族人“山东棒子”。(12)口音性格所致。山东方言咬字很重、声如洪钟,且发音混浊,性格方面也是直来直去,所以被称为“山东棒子”。2.“臭糜子”两种说法:(1)“臭糜子”:“臭糜子”即“臭米面子”,臭米面子的做法是先把高粱米、小米或者玉米用水淘净,然后用盆和缸盖起来发酵一两天。待有点馊和酸味了,就用笊篱把米捞出来,略控一会儿。再上水磨拉成粥状的米粉。做成的食物俗称“酸汤子”,一来二去,关东人爱吃的臭米子叫白了,叫成“臭糜子”。“臭糜子”顺理成章也就成了关东当地人的代名词和别称。(2)“臭糜子”是因为当地人主要吃小米的缘故。哈尔滨的裘真先生在《山东棒子、老奤与臭糜子——哈尔滨方言的渊源》一文进行了阐释,东北人因其所用的山东方言,而呼之为“山东棒子”,山东、河北移民可能是对这种称谓不甚满意,便讥当地人为“臭糜子”,依据即是因其以小米为主食[1]195。二、对“山东棒子”称呼的缘由进行论证对上述十二种说法,我比较同意第四、八和十种说法,其他观点我认为有待商榷。1.驳斥疑义的观点。第一种说法,棒子意为高大、英俊、直来直去、宁折不弯。这一说法认为“棒子”是一种赞美之词,这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是不相符合的。两种地域的人之间出现隔阂了或者产生重大矛盾时,为了发泄气愤才会直呼“山东棒子”和“臭糜子”,在和谐的氛围中,彼此都会避忌这两个词语的。所以,这一说法不成立。第二种说法,棒子是东北土话,是一种亲密的、有特色的称呼。把“棒子”一词作为两种不同地域的人之间的一种亲密的称呼,不符合山东人闯关东时的文化和地域背景,山东人闯关东,抢占了当地人的生活资源,当地人对山东人骨子中有一种排斥,不可能是亲密无间的。因此,此种缘由是不成立的。闯关东的人们第三种说法,棒子即木棒,也就是棍子。哈尔滨的裘真先生在《山东棒子、老奤与臭糜子——哈尔滨方言的渊源》一文进行了阐释。他认为:最初闯关东的山东人到东北来时有个显著特征:手里拎着一根大木棒,可以作为防身的武器。别的人看到他们这种打扮,就叫他们作“山东棒子”。山东人闯关东时的行装不仅仅有木棒,还有肩背的行囊,把手拿的棒子与“山东棒子”这个称呼联系在一起,未免过于生硬;“手持一棒”是山东人闯关东时路上防身的一种装扮,来到东北地区后,不可能仍保持“手持一棒”这种装束,并且,“山东棒子”和“臭糜子”是两种地域的人在交融过程中互相有一定的了解后产生的词语,不会出现“山东人一到达东北,就虐称当地人为臭糜子,东北人看到他们的装束,就虐称他们为山东棒子”这种现象。再试想,农村的乞讨者在乞讨时大多也拿着木棒作为防身工具,但是没有人称他们为“棒子”,因此,我认为“山东棒子”源于“木棒”的说法不成立。第五种说法,棒子实为“帮地”的谐音,大意为“那边儿的”。据考证,东北方言中,没有这个方言词。因此,第五种说法也不成立。第六种说法,棒子有“光棍儿”的含义。很多闯关东的人是有家眷的,他们闯关东时,家眷留在山东老家,等他们在东北扎根后,再回山东把一家老小接到东北,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电视剧《闯关东》里得到答案,把所有的闯关东的人称为“光棍儿”,仍然是不合情理的。所以,第六种说法也不成立。第七种说法,棒子就是棒槌(人参)。来到东北的山东人大多数从事农耕,少数部分人做采参交易,因此,此说也是不成立的。第九种说法,先到东北的山东人对后到的一种歧视性称呼。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人是很念祖的,当提及都是山东老乡时,是很团结的,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所以,我认为不存在先到东北的山东人对后到的一种歧视性称呼。第十一种说法,与朝鲜族争执时叫回来的。东北的汉族人称呼当地朝鲜族为“高丽棒子”,朝鲜族人如法炮制,称呼汉族人“山东棒子”。这一说法不成立。“山东棒子”和“臭糜子”主要是东北地区原住居民和后来迁徙过来的山东居民由于文化习俗发生碰撞形成的称谓,这与朝鲜族一点联系也没有。第十二种说法,口音性格所致。山东方言咬字重、声如洪钟,发音混浊,性格方面也是直来直去,所以被称为“山东棒子”。这一说法中,认为“棒子”仍然是指木棒,我们已经在第三种观点中进行了驳斥,在此,不再阐释。2.论证可行性观点。我比较赞同第四、八和十种说法,在此进行论述。第四种说法,棒子指玉米。“棒子”是指“玉米(苞米)”山东方言中把玉米称为“棒子”,黑龙江人称玉米为“苞米”。把山东人称为“山东棒子”,主要源于他们以玉米为主食的饮食特点,玉米在山东人的口粮结构中占有很高的比重。据考释,山东人在清代中期,开始移民进入黑龙江等地,山东方言中,把玉米称为“棒子”或者“棒槌”,山东人的饮食特点,以玉米为主粮,把玉米磨成面粉,做煎饼(现在,煎饼仍然是山东的特色食品),用玉米粉做粥吃(山东人把这种粥叫糊涂),山东人最初移入东北时,他们的饮食结构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生活在东北,仍然喜爱以玉米为主食。东北人是本地人,“糜子”是主粮。两种不同的饮食习惯,以及东北人骨子中对山东人有一种地域歧视,听山东人说话,感觉别扭,尤其山东人称呼“玉米”为“棒子”时,当地人就感觉发音笨拙、可笑。因此,方言语音及日常词语使用的不同,文化习俗的差异,这在两种方言区的人们身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差,交融中摩擦不断,在摩擦中,东北人就虐称山东人为“山东棒子”,以此表示他们的不屑。因此,棒子指“玉米”是山东棒子这一称呼的缘由这一说法,是成立的。第八种说法,地域性讥讽说。地域讥讽说,如“山东棒子”、“湖南骡子”、“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等等说法。认为“山东棒子”这个词源于地域歧视,这个说法是成立的,主要是黑龙江本地人对外来的山东人的一种排他性,认为他们贫穷,抢占了自己的生活资源,东北人骨子中歧视他们。同时,还有饮食上的一种歧视,山东人主要以玉米为主食,而东北人主要以糜子为主食,玉米是粗粮,糜子是细粮,饮食的差距也造就了这种歧视。第十种说法,“棒子”即贫穷。这一说法也是成立的。“棒子”是粗粮,代表贫穷,“糜子”是细粮,代表富有,这在当时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一个观念。山东人就是因为贫穷,所以才举家迁移,寻求新的活路。因此,“山东棒子”这一称呼,主要源于人们的饮食特点,以玉米为主食的生活方式,又由于饮食方式的差异,从而滋生了其他的诸如地域歧视、贫穷等相关联的一些意象。三、对“臭糜子”称呼的缘由进行论证关于“臭糜子”的称呼缘由的两个说法,也是值得商榷的。“臭糜子”不是“臭米子”叫白了,糜子也不是小米。具体分析如下。糜子不是小米,小米是谷子去壳后的米,谷子的学名叫粟,或者稷。这里的糜子,学名为“黍”,这一名称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语言交际。但是我们查阅农学典籍,就可以非常清楚了。魏晋时期的农学巨著《齐民要术》[2]17,就有关于“黍”的记载。《齐民要术》中的“黍”,即“黍子”,北方一般称“糜子”,一年生草本,淡黄色,去皮后俗称黄米,与现在我们称谓的“黍子”没有什么不同。黍一般按照黏与不黏分为两种,黏的称为黍子或黏糜子,不黏的称为糜子。“根据《中国黍稷(糜)品种资源目录》对全国种植糜子的17个省区糜子遗传资源品种名称分类统计,目前,我国以糜作名称的省区主要是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和新疆的糜子生产区,居第一位。以黍作名称的省区主要是华北某些地区和山东、河南,居第二位。”[3]31东北人爱吃“糜子”,糜子是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人们把它们的籽实,即“黄米”,磨成面粉,用来蒸豆包,豆包是东北地区的主要食物,这种食物,用黏黄米粉做的,里面放入红豆或者饭豆做的豆泥,由于黏性大,很耐饿,在当时食物短缺的时候,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做黏豆包外,用黄米面做饼吃,或者做粥吃。山东人移居东北后,听东北人把“黍子”叫“糜子”,这与他们的方言反差巨大,又因为糜子面包豆包时要发酵,发酵后会产生酸臭的气味,因此,山东人在遭到东北人排斥后,就虐称当地人为“臭糜子”。笔者是黑龙江人,祖籍山东,笔者的父辈就是从山东移居到黑龙江的,所以对“棒子”、“糜子”这两个词语,非常了解。现在我父母的饮食还保留着山东人的习惯,早晨要喝玉米糊糊,农闲时要做煎饼。山东人虐称当地人为“臭糜子”,当地人虐称山东人为“山东棒子”,这两种虐称在笔者的家乡黑龙江大庆市林甸县还在使用,林甸县仍然存在许多“山东屯”,这些屯子的人们大多是山东移民及他们的后代,老一辈的山东移民,仍然在说一口流利的山东话,年轻人已经是地道的东北方言了。时光飞逝,现在“山东棒子”的后代都成了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他们与“臭糜子”的后代,已没有了语言和文化上的分歧,共同为东北的发展贡献才能与智慧。参考文献[1]裘真.山东棒子、老奤与臭糜子[J].学理论,2009(5).[2]贾思勰.齐民要术十卷[M].四部丛刊初编子部,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上元邓氏群碧楼明抄本.[3]芮执俭.《辞海》、《辞源》黍稷释义考辨[J].西北师大学报,2004(2).

文章来源:《玉米科学》 网址: http://www.ymkxzz.cn/qikandaodu/2020/1229/643.html



上一篇:“玉米”在黔东苗语中的认知理据
下一篇:深深爱情海

玉米科学投稿 | 玉米科学编辑部| 玉米科学版面费 | 玉米科学论文发表 | 玉米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玉米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