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山东棒子”和“臭糜子”词语缘由探析

来源:玉米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东北地处塞外,沃野千里,物产丰富,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东北特殊的历史文化,仅从清朝建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东北地区就经历了三次汉族人迁居于此的高潮,迁居东北的汉人以

东北地处塞外,沃野千里,物产丰富,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东北特殊的历史文化,仅从清朝建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东北地区就经历了三次汉族人迁居于此的高潮,迁居东北的汉人以山东人居多。两种地域的人生活在一起,语言和文化发生碰撞,“山东棒子”和“臭糜子”这两个词语就产生了。

一、“山东棒子”与“臭糜子”的缘由

关于这两个称呼的由来,众说纷纭,笔者着意在网上查找了一下,关于“山东棒子”,网上大致有十二种说法,关于“臭糜子”,网上有两种说法。对此,笔者进行整理归纳如下。

1.“山东棒子”十二种说法:(1)棒子意为高大、英俊、直来直去、宁折不弯。(2)棒子是东北土话,是一种亲密的、有特色的称呼。(3)棒子即木棒,也就是棍子。(4)棒子指玉米。(5)棒子实为“帮地”的谐音,大意为“那边儿的”。(6)棒子有“光棍儿”的含义。(7)棒子就是棒槌(人参)。(8)地域性讥讽说。如:“山东棒子”、“湖南骡子”、“湖北佬”等等说法。(9)先到东北的山东人对后到的一种歧视性称呼。(10)“棒子”即贫穷。(11)与朝鲜族争执时叫回来的。东北的汉族人称呼当地朝鲜族为“高丽棒子”,朝鲜族人如法炮制,称呼汉族人“山东棒子”。(12)口音性格所致。山东方言咬字很重、声如洪钟,且发音混浊,性格方面也是直来直去,所以被称为“山东棒子”。

2.“臭糜子”两种说法:(1)“臭糜子”:“臭糜子”即“臭米面子”,臭米面子的做法是先把高粱米、小米或者玉米用水淘净,然后用盆和缸盖起来发酵一两天。待有点馊和酸味了,就用笊篱把米捞出来,略控一会儿。再上水磨拉成粥状的米粉。做成的食物俗称“酸汤子”,一来二去,关东人爱吃的臭米子叫白了,叫成“臭糜子”。“臭糜子”顺理成章也就成了关东当地人的代名词和别称。(2)“臭糜子”是因为当地人主要吃小米的缘故。哈尔滨的裘真先生在《山东棒子、老奤与臭糜子——哈尔滨方言的渊源》一文进行了阐释,东北人因其所用的山东方言,而呼之为“山东棒子”,山东、河北移民可能是对这种称谓不甚满意,便讥当地人为“臭糜子”,依据即是因其以小米为主食[1]195。

二、对“山东棒子”称呼的缘由进行论证

对上述十二种说法,我比较同意第四、八和十种说法,其他观点我认为有待商榷。

1.驳斥疑义的观点。

第一种说法,棒子意为高大、英俊、直来直去、宁折不弯。这一说法认为“棒子”是一种赞美之词,这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是不相符合的。两种地域的人之间出现隔阂了或者产生重大矛盾时,为了发泄气愤才会直呼“山东棒子”和“臭糜子”,在和谐的氛围中,彼此都会避忌这两个词语的。所以,这一说法不成立。

第二种说法,棒子是东北土话,是一种亲密的、有特色的称呼。把“棒子”一词作为两种不同地域的人之间的一种亲密的称呼,不符合山东人闯关东时的文化和地域背景,山东人闯关东,抢占了当地人的生活资源,当地人对山东人骨子中有一种排斥,不可能是亲密无间的。因此,此种缘由是不成立的。

闯关东的人们

第三种说法,棒子即木棒,也就是棍子。哈尔滨的裘真先生在《山东棒子、老奤与臭糜子——哈尔滨方言的渊源》一文进行了阐释。他认为:最初闯关东的山东人到东北来时有个显著特征:手里拎着一根大木棒,可以作为防身的武器。别的人看到他们这种打扮,就叫他们作“山东棒子”。山东人闯关东时的行装不仅仅有木棒,还有肩背的行囊,把手拿的棒子与“山东棒子”这个称呼联系在一起,未免过于生硬;“手持一棒”是山东人闯关东时路上防身的一种装扮,来到东北地区后,不可能仍保持“手持一棒”这种装束,并且,“山东棒子”和“臭糜子”是两种地域的人在交融过程中互相有一定的了解后产生的词语,不会出现“山东人一到达东北,就虐称当地人为臭糜子,东北人看到他们的装束,就虐称他们为山东棒子”这种现象。再试想,农村的乞讨者在乞讨时大多也拿着木棒作为防身工具,但是没有人称他们为“棒子”,因此,我认为“山东棒子”源于“木棒”的说法不成立。

第五种说法,棒子实为“帮地”的谐音,大意为“那边儿的”。据考证,东北方言中,没有这个方言词。因此,第五种说法也不成立。

第六种说法,棒子有“光棍儿”的含义。很多闯关东的人是有家眷的,他们闯关东时,家眷留在山东老家,等他们在东北扎根后,再回山东把一家老小接到东北,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电视剧《闯关东》里得到答案,把所有的闯关东的人称为“光棍儿”,仍然是不合情理的。所以,第六种说法也不成立。

文章来源:《玉米科学》 网址: http://www.ymkxzz.cn/qikandaodu/2020/1229/643.html



上一篇:“玉米”在黔东苗语中的认知理据
下一篇:深深爱情海

玉米科学投稿 | 玉米科学编辑部| 玉米科学版面费 | 玉米科学论文发表 | 玉米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玉米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