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玉米”在黔东苗语中的认知理据(3)

来源:玉米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表1部分地区中的苗语和表3其他少数民族语对玉米的称谓都有“皇帝米,皇粮”的义项。从语义上看,又可解释为几层含义,一是皇帝的饭,说明玉米美味

表1部分地区中的苗语和表3其他少数民族语对玉米的称谓都有“皇帝米,皇粮”的义项。从语义上看,又可解释为几层含义,一是皇帝的饭,说明玉米美味,只有皇家才能享用的美食。二是为了提高民间的生活水平,皇帝下令广泛种植,玉米是皇帝送来的皇粮。三是民间感谢皇帝的馈赠,为了纪念皇帝故名之。四是玉米有可能作为当时的征税对象,是民间向朝廷上交的粮食,而朝廷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所以称为“皇粮”。

综上,认为玉米与皇家的推行有关的理据是成立的。由于皇家的大量推行,民间才得以广泛种植,人们在认知中经常用玉米的推行者来指称玉米,因此许多地方对玉米的认知才有了“皇帝米、皇粮”的义项。

(二)采用隐喻方式命名

隐喻是指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7]。乔、马指出隐喻性表达与隐喻性概念系统紧密相连,我们就能使用隐喻性语言表达来研究隐喻性概念的属性。隐喻[8]指的是建立在表达方式的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之间的“相似”(similarity) 或(comparison) 概念基础上,即有“被解释成分”,“解释成分”和“对比基础”三部分[8]。

与象似性有关,用彼事物的相似性特征来指代此事物的相似特征。在黔东南地区一带的苗族把玉米称为 ka44nei22、kε44rε22、ki44nen22、qei44qao33、?a31q?31、?a31q?44、ka44pao33等称谓。笔者认为这类称谓是根据它的象似性特征来命名。称为nei22、rε22、nen22类的应该是根据“鱼”的象似特征命名,它们的本义是“鱼”。它们是鱼的读音的不同变体。玉米的外形特征和鱼的外形特征具有象似性,一苞苞玉米就像一条条鱼,它的玉米颗粒像鱼鳞,一排排紧密相连的玉米颗粒,正如一片片紧密相连的鱼鳞,且玉米颗粒和鱼鳞形状大小极为象似,它们都是此事物外部的显性特征。而称为 qao33、q?31、q?44类的,应是根据种子的象似特征命名。这几个词,其本义是“种子”的意思。玉米颗粒本身是一种子,和其他种子一样,有其大小、形状、薄厚等外形特征,也有其生根发芽等功能。且t?e33min44(高粱)称谓的也应该是根据种子的特征命名,高粱穗也是一种形似种子的颗粒。而称为pao33的应是根据其具有包裹的这种特征命名。pao33是汉语借词“包”。从形状上来看,玉米的整体特征就是包起来的植物。由最外层的叶片包着玉米颗粒,玉米颗粒又包着玉米棒心,玉米具有这种三层包裹的特点。综述,认为这类称谓是根据事物的象似特征来命名。

三、从地理语言学角度验证其命名理据

上文已深入探讨黔东苗语对玉米称谓的命名理据,现利用地理语言学的方法作近一步的探讨分析。根据本人进行田野调查点收集的语料,利用经纬度精确定位语料点的具体位置,绘制地理语言地图,能直观的看到玉米称谓在各地区的分析情况,以便作近一步的解释分析。图2便是黔东地区玉米称谓的地理分布图。

从图2总体上可以看出,在离州府凯里越近的地区,对玉米的称谓普遍带有?u22(汉族) 类和wa?53(皇帝)类的修饰语;在东北部沿清水江地区对玉米的称谓主要带有rε22(鱼) 类和pau33类的修饰语;南部地区则普遍带有q?44(种子) 类的修饰语。根据它们地理位置的分布特点,可近一步分析形成wa?53类和rε22类称谓的原因。从地理语言学分布的角度来看,与上文讨论的命名理据具有一定的吻合度,再次验证其命名理据的观点成立。州府乃是皇帝派驻官员直接管辖的地区,州府代表的是皇帝。州府也是作为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的纽带,新鲜物种在传播的过程中最先进入中心地带然后向四周传播。图中离州府越近的地区如凯里市舟溪镇、凯里市凯棠镇、麻江县、丹寨县、雷山县、黄平县等地对玉米称谓普遍带有?u22和wa?53的别称,由此可推断玉米传播到凯里州府后,再向四周扩散传播的观点是成立的,同时说明这一地区的人民和汉族接触的机会更为频繁,他们也最有可能先接触到新鲜事物,皇家推行的政策也最有可能第一时间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实施,从而再向四周扩散。而离州府(凯里市)越远的地方,对玉米的称谓几乎很少带?u22类和wa?53类的修饰语。而带有rε22类修饰语的地区,大部分是居住在沿江沿河两岸,如,施秉铜鼓一带马号一带、台江施洞一带正是清水江的下游。在这些地区生活的苗族,他们经常下河打鱼,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鱼的机会更为频繁,对鱼这种食物具有清晰的识别,所以他们对玉米的称谓采用鱼和玉米的象似性来命名。而带有pau33类、q?33类修饰语的地区,离州府凯里的地理位置相对较远,与外界的接触的程度相对较少,他们在农业上依赖性较高,自己自足的农业经济占据重要地位,所以这些地区的居民有可能是经常种植各种庄稼,接触到各种种子,所以就根据玉米颗粒像种子的这种象似来命名。

文章来源:《玉米科学》 网址: http://www.ymkxzz.cn/qikandaodu/2020/1229/642.html



上一篇:很棒的煮玉米法
下一篇:“山东棒子”和“臭糜子”词语缘由探析

玉米科学投稿 | 玉米科学编辑部| 玉米科学版面费 | 玉米科学论文发表 | 玉米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玉米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