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玉米”在黔东苗语中的认知理据(2)

来源:玉米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以下我们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黔东苗语“玉米”称谓词的命名理据。 (一)采用转喻方式命名 转喻(metonymy) 指的是用一个实体指代另一个与之

以下我们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黔东苗语“玉米”称谓词的命名理据。

(一)采用转喻方式命名

转喻(metonymy) 指的是用一个实体指代另一个与之相关的实体[7]。转喻被认为包含一种词表示的字面意义和它相应的比喻意义之间的“邻接”(即接近或邻近) 关系 (relation of“contiguity”),转喻联系着的一个成分代表(tand for)另一个成分[8]。

1.转喻与外来物种有关,以外来物种的来源地借代外来物种本身。苗语(黔东苗语)把外来物种通过转喻方式对其命名。例如,显然上表中苗语把外来物种玉米称为“ka44?u22”即“汉族的粮食、汉族的米饭”,即用“?u22”(汉族) 来指代外来物种。表一中苗语词 ka53、kε44、?a31、n?55、ki44、qei51是“粮食,米饭”的意思,而 ?o22、?u53、??22、??22、?v22其本义是汉族的意思,是苗族人对汉族的称呼,它们在各地的读音略有区别,下文表述可任取其读音。在黔东地区的苗族(本文简称苗族),凡是外来物种的而不是本地的事物都带“?o22”类读音,即由其本义“汉族”转喻为“外来物种”。很显然表一中部分地区对玉米的称谓带有?u53读音,可见玉米是从外面传播来的物种。正如汉族常常以“胡”、“番”、“洋”、“西”等词来说明从外域传进来的东西一样②。除玉米外苗语把从外地引进的来物种用“?u53”来称谓。如表2②:

表2 苗语对外来物种的称谓物种的苗语别称 直译 意译t?a53 ?u22 fa33?u22 ?au33pa?31?u22 t?31 ?u22 ?o33ta?31?u22 khi44?u22 t?i22 ?u22 ?en33?u22汉族的茄子汉族的瓜汉族的萝卜汉族的豆汉族的蒿菜汉族的姜汉族的茶汉族的烟草西红柿南瓜胡萝卜蚕豆筒蒿菜洋姜外地茶烟草

表2中,西红柿原产地是南美洲,大约在明历年间传入中国,那时只供民间观赏,1621年的《群芳普》中,称“番柿”,说其来自“西蕃,故名”,到19世纪其才作为蔬菜大量栽培,在汉族地区对它有许多带“蕃”、“洋”、“西”的别称,如“蕃茄”③。此外,广东、辽宁、陕西叫“洋柿子”、云南叫“洋辣子”、湖南叫“洋茄子”、福建叫“番柿”等等③。蚕豆原产于亚洲西南和非洲北部,相传在汉代由张骞从西域带到中国汉族地区,它在汉族地区叫“胡豆”、“川豆”、“倭豆”③。它在很长时间之后传到苗族地区。胡萝卜原产于亚洲西南部,阿富汗是最早的演化中心,约13世纪从伊朗引入到中国③。烟草原产于南美洲,17世纪陆续由日本(北路)和菲律宾(南路)传入我国③。这些外来物种来到中国经过长时间、长距离的传播,传到苗疆后,苗民都给它取一个新的名称,即如表2所示,由“苗语词+?u22(汉族)”组合而成。同样,居住在黔东南地区的侗族,也把“南瓜”称为“汉族的瓜”,即“pu2ka4”。由此可见,在黔东地区的苗侗民族对外来物种的命名方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正如表2所示,苗语把这些外来物种都用?u22来对其命名。从而,我们这种转喻方式与外来物种有关。

2.转喻与皇家推行有关,即以事物的推行者代指事物本身。苗族把玉米称为“ka44wa?53”即“皇粮、皇帝米”,显然苗语用“wa?53”(皇帝)来指代皇粮。苗族地区对官员的认知有两种等级,最高等级称为:wa?53(最高的统治者,皇帝);一般等级称为:qa33la22(普通的官员)。表1中,有些地区把玉米称为“ka35wa?55”即“皇家米,皇粮”的意思。在苗族地区,常常把与皇帝有关联的事物都用wa?53来代称。如,?44wa?53“皇帝的衣服”,thε13wa?53“皇帝的宫殿”,t?i44wa?53“皇帝的女婿”、sai44wa?53“皇帝的家”,ta33wwa?53“皇帝的儿女”等等。除苗语外,许多少数民族语言里,玉米也有“皇帝米”的义项。如表3④:

表3 其他少语民族语言玉米词的皇帝义项其他少数民族语言 玉米词读音壮语 Wa:?2/tai5/xu6/vo4/ja:?2布依语 hau4tai5/hau4w?:?4侗语 q?u4?u1/wa:?2?i1毛南语 ?u4wa:?2仡佬语 Kha45??45水语 ?au4tuk7彝语 Xo33mo33/?e55mie33白语语 Xɑ?42m?55/ji42m?55怒语 a31m?55/a31m?31纳西语 Kha33dza33/kha33dza33普米语 Kha35?a35傈僳语 Kho31∫a44阿昌语 Xau31?ha?55傣语(德) Xǎu3fa4

正如此表3所示,这些少数民族语言中也都把玉米称为“皇粮,皇帝米”。由此,可见认为玉米的命名与皇家推行有关是合理的。从官方对玉米记载的相关文献看,玉米确实得到官方的大力推广。如,乾隆三十六年的奏折:“黔省三月以前雨水均调,广资种植。贵阳、安顺、南笼、黎平四府属大麦春收已经收割,小麦渐届黄熟,高粱、稗米、包谷等项俱极畅茂,早禾栽种齐全,晚稻已插十分之三”⑤。根据乾隆时期奏折,可知贵阳、安顺、南笼及黎平府已经出现玉米的种植⑥。湖南新化县位于湘西山区,乾隆二十八年前后“得包谷一种,俗名玉米,不畏旱涝,人工少而所获多,凡山头地角种之,可为粒食之助。劝课开垦亦关要政”⑦。乾隆二十七年编纂的陕西省《延长县志》中收录了县令王崇礼的一篇劝告姓垦种玉米的公告,称种植玉米有十便五利⑧。李拔的《请种包谷议》⑨。综述,可知玉米的种植在各地得到广泛推广。我们知道,在当时,一般而言官员的奏折是必须经过皇帝批准才能实施。因此,可见玉米的种植得到皇家的大量推行。雍正时期还出台“尽地利”的政策鼓励种植玉米等多种经济作物。乾隆时期“尽地利”的范围扩大到了“山头地角”鼓励种植粮食作物和杂粮等。玉米在民间的广泛种植,也正是“民以食为天”的体现。皇帝乃是天之骄子,皇帝就是天。表3中德宏方言把玉米称为“Xǎu3fa4”,fa4是“天空”的意思,寓意为“上苍、皇帝”之意。

文章来源:《玉米科学》 网址: http://www.ymkxzz.cn/qikandaodu/2020/1229/642.html



上一篇:很棒的煮玉米法
下一篇:“山东棒子”和“臭糜子”词语缘由探析

玉米科学投稿 | 玉米科学编辑部| 玉米科学版面费 | 玉米科学论文发表 | 玉米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玉米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