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玉米科学》收稿方向[09/01]
- · 《玉米科学》数据库收录[09/01]
- · 《玉米科学》栏目设置[09/01]
- · 《玉米科学》刊物宗旨[09/01]
- · 《玉米科学》征稿要求[09/01]
- · 《玉米科学》投稿方式[09/01]
亩产超1300公斤!山东首次在盐碱地种出甜糯玉米(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能增收还能造月饼 十年磨一剑! 意外之喜! 白茫茫的盐碱地上能种出甜糯玉米来,而且产量还不低? 在滨州无棣市小泊头镇玉米地中,刘霞扒开了一个
能增收还能造月饼
十年磨一剑!
意外之喜!
白茫茫的盐碱地上能种出甜糯玉米来,而且产量还不低?
在滨州无棣市小泊头镇玉米地中,刘霞扒开了一个鲁甜糯191玉米。李海涛摄
鲁甜糯191玉米制作成的月饼。(图片为刘霞提供)
记者 都亚男 李海涛 张雨鑫 见习记者 王奕雯
除了一年四季全国各地跑,刘霞说,还有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难关,就是要和鸟斗智斗勇。
滨州无棣市小泊头镇一处种植鲁甜糯191的盐碱地。李海涛 摄
谈及这个高产量、耐盐碱的玉米品种——鲁甜糯191号的诞生,刘霞表示这是一个“意外之喜”。
位于渤海湾畔、冀鲁交界的小泊头镇,土地盐碱化程度高,淡水资源匮乏,8.2万亩耕地中就有6.3万亩的盐碱地,小麦、玉米亩产普遍偏低。
孙洪胜算过一笔经济账,“现在,甜糯玉米市场价3元/公斤,普通玉米是2元/公斤,扣除化肥、农药等成本1100元,每亩收入可达到2900元,照这样计算,种植鲁甜糯191的收入是普通玉米的近两倍。”
刘霞介绍说,去年这个时候,在小泊头镇开完盐碱地鲜食玉米种植现场观摩会后,田里的鲁甜糯191玉米就被当地村民一抢而空。林佃旭表示,盐碱地上种出的鲁甜糯191玉米个头大、味道好,甜度特别高。
林佃旭表示,已经有当地做社区团购的商家联系收购鲁甜糯191玉米,“批发价能给到2元/个。”
今年8月收割的鲁甜糯191玉米,就试种在孙洪胜承包的土地上。孙洪胜告诉记者,最开始他都不抱希望,“甜糯玉米比普通玉米都要娇贵一些,没想到鲁甜糯191能在盐碱地上种出来这么高的产量。”
对于未来发展,刘霞表示,目前,鲁甜糯191在海南、宁夏、河北等地试点区生长情况都很好,以后有望在黄河流域省份乃至南方省份得到进一步推广。
为何当地的商家能如此之早地嗅到鲁甜糯191玉米的商机呢?其实,鲁甜糯191玉米的大名早已在当地传开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刘霞匆忙赶去滨州查看,因为这些甜糯玉米并不是从普通的土地长出来的,而是从盐碱地上长出来的。
这十年间,刘霞及其团队一直在不断试错,从实验室的几千个材料中进行筛选,再将选出的120多个品种在田间上进行试种。为了排除干扰因素挑出好品种,刘霞及其团队跑遍天南海北,从省内东营、菏泽、临沂、淄博,到省外的山西太原、宁夏、海南,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8月19日,记者在小泊头镇的轻度盐碱地上看到,鲁甜糯191植株直壮,棵棵挺立在田间,抗倒伏性强,与其他实验品种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终,2016年开始研究的抗盐碱新品种鲁甜糯191,今年在无棣县小泊头镇含盐量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的盐碱地上种植并获得成功。
对于农民来说,鲁甜糯191提升了盐碱地综合利用效益,还促进了收入增长。
不仅是盐碱地,鲁甜糯191在多种类型的土地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不为人知的是,这个品种的诞生背后隐藏着两个“意外之喜”。
8月初的一天,正在外地调研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副所长刘霞,接到一个来自山东滨州的电话,电话那头的无棣县小泊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国利告诉刘霞,小泊头镇上试验田里种的甜糯玉米长势喜人,刘国利推测今年一定是大丰收。
除却“意外之喜”,鲁甜糯191的研发团队——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副所长刘霞及其团队更是“十年磨一剑”:筛选上千材料,跑遍天南海北,还要和鸟斗智斗勇……
文章来源:《玉米科学》 网址: http://www.ymkxzz.cn/zonghexinwen/2022/0822/1929.html